- 刘伯坤,安良凤
<正> 我所在1968年利用蜜环菌材伴栽天麻首次获得成功后,于1978和1979年进行了室内利用高山野生蜜环菌材伴栽天麻试验,获得了下种量的12.9倍和13.5倍的增产效果。但在1980和1981年我们又发现,采用经过10年低海拔(600米)人工培养的原高山野生蜜环菌菌材伴栽天麻,收获量却只有下种量的74%和10%。为了搞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在1982和1983年进行了此项研究,现将获得的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1986年06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2 ] - 张枢明
<正>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江苏省分会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暨内科分会心血管病学组成立会于1986年5月8~10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大会共收到论文42篇,选用26篇,大会发言8篇,小组交流10篇,书面交流8篇,并从中经讨论选出了优秀论文3篇。
1986年06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 郝近大
<正> 我国历代本草,乃五千年中华文化之结晶,是各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经验的总结。据不完全统计,历代本草学家330余人,成书2000余卷,早已形成独立的学术体系,有文字可考者已2000余年。用现代科学观点来看,历代本草不仅具有中医药的学术和实用价值,而且博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农学、矿物学以及文史学、地理学等多种学科,亦均可从中获得宝贵启示。
1986年06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85 ] - 刘玉亭
作者针对影响天麻产量的诸因素,如栽种土壤、环境条件、栽种期、种麻、栽种密度、营养物质、栽种方法、菌材培养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1986年06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45 ] - 惠月明
以毛地黄叶为材料,探讨了各种激素组合对器官发生的影响。
1986年06期 12-1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77 ] <正> 全国中药煎药机用户评议会于1986年6月4日至6月7日在北京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厂家有6家10余种产品,有关人员80余人。会议期间观摩了煎药机的操作表演,组织了现埸参观,并讨论评议了获奖产品。这次会议肯定了现有煎煮器械的成绩,总结了研制和
1986年06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9 ] - 陆善旦
<正> 千年健(Homalomena occulta)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以根茎入药。历年多靠进口供国内药用,目前龙州、百色、隆安等县、市有种植。现将千年健种植技术介绍于下。1.生长特性:千年健喜温暖、湿润、阴蔽环境。产地年平均气温21℃左右,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阴蔽度在70~80%,土壤含水量30~35%,土层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和砂壤土中生长良好。植株能忍受0℃左右的短期低温,当气温降至零下5℃时,茎和根茎腐烂。在强光下植株生长缓慢,叶子变黄,甚至灼伤而干枯。
1986年06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1 ] - 刘道荣
本文对宜溧山区的自然条件,常见和特产药用植物的种类及资源分布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为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普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1986年06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2 ] - 张穗
<正> 草豆蔻为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的干燥近成熟的种子。我区近发现将姜科植物长柄山姜(A.kwangsiensis)的干燥种子作草豆蔻收购。二者形状相似,为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澄清混乱品种,今将二者的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的主要鉴别特征比较如下。
1986年06期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0 ] - 许益民
本文以列表的形式对38种药用蛇类原动物的性状特征和主要鳞被特征分别进行区别,并试以性状特征为主,结合鳞被特征列出38种药用蛇类的原动物鉴别检索表。
1986年06期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36 ] - 宋广运,石俊英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可区别青箱子及其混淆品鸡冠花、反枝苋种子。
1986年06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63 ] - 吴连英,玉梅梅
通过大黄不同炮制品煎剂对鲜酵母致热大鼠体温的影响实验表明,大黄四种炮制品煎剂和生品煎剂一样,在10g/Kg剂量下,均具有明显降低大白鼠体温作用,并能持续3小时以上。制品与生品比较,除酒炖大黄与大黄炭于给药后第3小时作用强度较生品减弱外,其余制品1~3小时,均保持与生品相近的作用强度。
1986年06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190 ] - 孙本海
<正> 乳香常规炮制的方法为:将乳香拣去杂质,放入锅内拌炒,以炒出油脂或锅内冒出黑色的烟,药呈黑色为度。起锅倒在备好的吸油纸或石板上(用水打湿洗净),用锅铲复平药面,划成四方小块,凉后收贮备用。我认为上述炮制方法有一些不足之处:该法用火时间过长,乳香芳香之气完全破坏,但其中油脂仍不易除尽,影响药物质量,同时在存放中造成结块或粘药屉,给工作带来不便。
1986年06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9 ] - 吴玮
<正> 薏苡仁、芡实因含有丰富的淀粉,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受到虫蛀。若在药材中加入几瓣生大蒜则可以防虫。具体做法是:每kg药材加入生大蒜8~10瓣,拌匀,装入缸内盖严即可以保持1~2年不受虫蛀。
1986年06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1 ] - 张定文
<正> 蜜制麦麸是炮制中药饮片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辅料,它能缓和药物的燥性,增强药效并能矫臭。在制麦麸的操作方法上,一般用蜜拌均匀后烘烤或晒,以使蜜麸水分干燥。现介绍我在实践中的制麸操作方法,供参考。
1986年06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3 ] - 刘卧畊
<正> 槟榔其形椭圆,质硬难切。历来皆是用清水浸漂15~20天方可切片,有效成分槟榔碱损失很大。笔者的经验:先将原药材倒入水缸内,用清水涤去虫蛀及非药用部分,把槟榔个埋入潮湿细砂中或潮湿糠壳里,放通风处,保持湿度,闷润至透,取出洗去砂切0.2~0.3mm圆片,阴干或风吹干即得。
1986年06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1 ] - 谢霖富
<正> 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物质基础。中药材品种繁多、属性复杂,极大多数品种具有季节生产、常年使用,一地生产,多地使用的特点,且栽培采集捕猎技术性很强,又易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来源很不稳定。因此,必须切实做好储藏养护工作,才能畅通产销渠道,保证药品质量。
1986年06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80 ] - 徐世凯
<正> 党参是常用补益药,含较多糖质,遇热受潮容易发霉、泛油走糖及生虫。传统保管方法一般用陶瓷容器盛装,但在貯存时间较长、保管不善情况下往往难免出现上述现象。笔者曾采用聚乙烯薄膜密封法貯存党参,安全渡过了春夏秋三个被称为药品保管非安全期的季节,保持了党参的形色气味,收到了党参长期貯存养护的良好效果。其作法介绍如下:
1986年06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22 ] - 余圣龙
<正> 晒药是一种最常用、最经济、简便的药材干燥方法,是药材炮制和貯藏的重要环节。晒药应根据药材的气味、质地、粗细及饮片的厚薄,选择适当的晒药工具和晒药方法,使药材保持最佳品质。否则,药材容易变色、变形、变质。
1986年06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0 ] - 刘小平,冯汉鸽,石炳光,朱正会
本文以麻黄生物碱为依据,对平喘Ⅰ号中麻黄与甘草的配伍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表明,麻黄与甘草配伍时,从外观看虽有不少沉淀,但麻黄生物碱的含量并无明显减少。从而证明中药的配伍研究要以有效成分作为指标。
1986年06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7 ] - 周锡龙
本文采用传统后下、分次后下、分次煎煮法三种煎煮方法对含芳香性挥发油成分药物的煎出物量、汤液色泽变化、挥发油显色反应进行实验观察比较。认为采用分次煎煮法既减少药物的受热时间,提高有效成分溶出量,又简化了操作工艺。
1986年06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8 ] - 张传义
<正> 张子才在《中药通报》10(7):30,1985发表了《改进老法中药蜜丸的新工艺》,此新工艺基本上套用了泛制水蜜丸的方法,较手工老法制蜜丸虽然用蜜最少,但操作技术难度高,费工费力,成品大小不均,需过筛再加大成型,不适合医院制剂室少量制备。实践证明,以每人每天产量计算老法制蜜丸
1986年06期 3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8 ] - 林一鸣,胡学智,丛桂珍,刘小绵
<正> 中药汤剂始于伊尹,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因具有容易吸收、疗效可靠、配方灵活、制备简单等优点,所以至今仍广泛应用,但如何提高煎药效率,保证煎药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实际课题。
1986年06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1 ] - 董嘉德
<正> 1.许多矿石类中药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必须经过炮制。铁质矿石类药物多用醋煅炙,煅的时间,炙的次数与临床疗效有关。笔者根据经验,认为将药材先砸成绿豆大小,再置耐火容器中煅炙较好。这样增加了与醋的接触面积,一般只要煅炙一至二次
1986年06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63 ] - 李兰荣
<正> 在中成药的生产过程中,高温灭菌与保证药效往往存在矛盾,因多数灭菌法是采用高温灭菌法,而高温则往往是破坏和降低中药材有效成份的因素之一。现采用生产工艺前加强药材净选而达到降菌的方法,使细菌数降低。如对朱砂安神丸采用净选降菌法的实验,供参考。朱砂安神丸处方:朱砂、黄连、当归、地黄、甘草
1986年06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9 ] - 夏景峰
<正> 近发现安徽个别地区用白芍根头部饮片(俗称狗头片)掺入白术饮片中出售。现将两种饮片鉴别分述如下。白术饮片:片面不平坦,边缘表皮呈暗棕色或灰黄色,外圈淡白色,中间黄色,有棕色油室散在,质坚硬,多孔隙。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粘液性。
1986年06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4 ] - 薄兰英,陈明培
<正> 我院配制的抗麻痹注射液,澄明度差,容易产生沉淀,不符合注射剂要求。分析原因,认为是处方中血竭含有树脂树胶等成份所致,而且pH值偏低,有刺激性,疼痛感。因此我们去掉血竭改用红花配制抗麻痹注射液,澄明度较理想。观察两年以上无浑浊沉淀现象。由于灭菌后,pH值下降2.0左右,因此我们在配制过程中,把pH值调到8.0,注射液经灭菌后,pH值下降到6.0左右注射后无刺激,无疼痛感,效果良好。
1986年06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2 ] - 刘兴文
<正> 丸剂是目前常用中成药的主要剂型之一。中国药典77年版规定了水丸、水蜜丸、浓缩丸的崩解时限,对控制和提高丸剂的质量,保证其临床疗效有着重大作用。丸剂在崩解时限的检测过程中,存在着卡网现象(即丸粒在崩解过程中卡在玻管下端的筛网里,较长时间不能落下)。有的药检部门认
1986年06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1 ] - 刘松渝,王宪楷
本文于四川产红花绿绒蒿(Meconopsis punicea)中获得8种化合物。于酸性及中性部分经气-质谱证明含有香荚兰酸、肉桂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存在。并获得香豆酸和异鼠李素。于生物碱部分中获得mecambridine和一种新生物碱,后者由质谱推定可能为甲氧基-mecambridine。于季铵生物碱部分分得alborine。后者于绿绒蒿属中首次发现。mecambridine已知存罂粟属7种植物中,1981年于M.cambrica中获得,本文再次于我国产红花绿绒蒿中获得。并证明mecambridine对小鼠具有中枢镇静、镇痛作用。
1986年06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引用频次:30 ] |[下载次数:343 ] - 仇良栋,陈志明,梁艳玲,车动,陈少良
本文研究了应用薄层层析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广防己中马兜铃酸的含量,并从广防己中分离了马兜铃酸,经纯化精制成对照品,做了薄层分离效果、点样浓度、回收率试验。此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1986年06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25 ] - 张界夫,冯德琴,王润芝,阚荣清
北豆根片的含量测定方法药典已有规定,但其测定法步骤多、时间长、耗溶媒量大且有毒,现用乙酸乙酯法,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回收率为100.4%,标准偏差4.79。
1986年06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7 ] - 陈玉珍,霍玉书,于竹松,张伟
从人参不同部位:人参茎叶、芦头、果及主根所提取的总皂甙,以相同剂量给大鼠灌胃(ig)7天,用异丙基肾上腺素(ISO)造成心肌坏死,观察心电图、血清酶学(CPK、LDH及r-GT)变化以及病理变化和糖原含量。结果表明:各种部位的皂甙均能保护心肌,使之病损减轻,尤以人参果皂甙作用为佳。以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为阳性对照,人参不同部位皂甙与心得安作用获相似结果。
1986年06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61 ] - 杨守业,包建华,谢利民
<正> 罗布麻(Apocynum Lancifolium)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及北方各省,有丰富的资源。据报道能治疗多种疾病。罗布麻叶成分研究证明对心血管系统有作用。但是在降血脂作用方面,尚未见到研究报告。本文对罗布麻叶水浸膏的降血脂作用进行了探讨。
1986年06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引用频次:31 ] |[下载次数:239 ] - 高玉桂,王灵芝
在临床用象皮治疗胃溃疡有肯定疗效的基础上,观察了象皮在大鼠对利血平、消炎痛、醋酸、幽门结扎及应激引起的实验性胃溃疡模型上的作用。结果说明象皮对这五种胃溃疡模型均有疗效。
1986年06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73 ] - 王秀云,刘惠霞,程道语,李立
对野蔷薇根提取物进行降血脂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野蔷薇甙和总三萜酸对Triton诱发的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作用。
1986年06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50 ] - 李曼玲
本文主要对有机酸类抗菌消炎活性成分的研究作了详细介绍。从收集的资料来看,有机酸类作为抗菌消炎活性成分已为数不少,大部分发掘于民间草药,而且在临床上确有一定疗效。目前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正在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
1986年06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引用频次:25 ] |[下载次数:407 ] - 魏均娴
<正> 介绍参考文献是为了帮助初参加中草药研究的工作者了解中草药和有关的化学文献情况,为更好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查阅文献是掌握信息的重要方法。开始研究工作之前,必须了解以前科学家作过的有关工作,了解工作的学术水平及进展情况,使研究工作在已往基础上提高。并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以便作出恰当的科研设计。
1986年06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5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