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药物警戒系列指南专题

  • 中成药药物警戒指南

    王连心;王萌萌;黎元元;王志飞;崔鑫;赵晓晓;刘福梅;杨硕;魏瑞丽;王雅星;张冰;谢雁鸣;

    201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年修订版)提出“国家建立药物警戒制度”。中成药药物警戒工作更具难点,因此建立符合中成药特点的药物警戒活动非常必要。《中成药药物警戒指南》(T/CACM 1563.1-2024)在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年修订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2021年第65号)原则基础上,借鉴欧盟《药物警戒法规》、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的二级指导原则,结合中成药自身特点,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 1.1-2020)的规定起草,为《医疗机构中药药物警戒体系建设指南》(T/CACM 1563.2-2024)、《口服中成药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T/CACM 1563.3-2024)、《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T/CACM 1563.4-2024)、《外用中成药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T/CACM 1563.5-2024)、《黏膜给药中成药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T/CACM 1563.6-2024)等系列中成药药物警戒指南的总则性文件,包括中成药药物警戒的监测与报告、信号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4个环节,以及中成药药物警戒活动,保障了公众用药安全。

    2024年16期 v.49 4261-4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924 ]
  • 医疗机构中药药物警戒体系建设指南

    刘福梅;张力;黎元元;王志飞;赵晓晓;崔鑫;魏瑞丽;杨硕;王连心;谢雁鸣;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牵头,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管理的《医疗机构中药药物警戒体系建设指南》团体标准于2024年1月16日于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标准号T/CACM 1563.2-2024。借鉴欧盟药物警戒法规以及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的二级指导原则,在充分考虑中药自身特点基础上,明确医疗机构建设中药药物警戒体系的相关制度和流程,包括建设中药药物警戒信息平台、配备人员、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全链条监测中药(包括中药饮片、颗粒剂、中成药、院内制剂、上市前中成药等)药品不良反应等,形成符合中药特点的医疗机构中药药物警戒体系,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中,可根据医疗机构职业范围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更好地开展中药药物警戒工作,保障用药安全。该团体标准经组内外专家多轮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了适用于医疗机构以及医疗相关单位进行药物警戒活动的指南性文件。

    2024年16期 v.49 4266-4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032 ]
  • 口服中成药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

    王连心;杨硕;魏瑞丽;黎元元;崔鑫;赵晓晓;彭文茜;刘福梅;王萌萌;李秀惠;王志飞;谢雁鸣;

    口服中成药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几千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具有疗效显著、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等特点。但目前,口服中成药剂型丰富、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复杂、临床定位宽泛,临床应用中常出现超说明书用药、重复用药、用药时间过长等情况,使不良反应、肝肾毒性等安全性问题凸显,口服中成药药物警戒工作面临挑战。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WHO药物警戒体系草药安全性监测指南》,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发布了《ICH E2药物警戒指南系列》,美国出台《药物警戒管理规范与药物流行病学评估指南》,欧盟出台《药物警戒实践指南》,亚太地区的日本、韩国等已构建了自己的药物警戒体系,但目前国内尚无口服中成药相关的药物警戒指南。因此,邀请来自全国众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共同研制了《口服中成药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旨在制订符合中国国情和突出口服中成药特点的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为医疗机构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2024年16期 v.49 4273-4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977 ]
  •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

    付常宽;刘峘;王连心;邹忆怀;黎明全;林亚明;孙维红;魏戌;胡聿尔;谢雁鸣;黎元元;

    2019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发布实施,明确提出我国建立药物警戒制度。中药注射剂作为中药新剂型,临床应用广泛,其药物警戒备受关注。针对这一现状,项目组召集全国多位临床、药学、循证医学专家组成专家组,严格遵循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的要求,制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旨在从临床应用的角度,依据我国药物警戒法规,并借鉴国外药物警戒指南,考虑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药物警戒的关键要素,从监测与报告、信号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4个关键环节,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药物警戒工作提出建议。

    2024年16期 v.49 4279-4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1983 ]
  • 外用中成药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

    崔鑫;杨顶权;谢振年;黎元元;王志飞;刘峘;刘福梅;赵晓晓;路振凯;王连心;谢雁鸣;

    目前已上市的外用中成药种类及剂型众多,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外用中成药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以皮肤反应为主,罕见重症药品不良反应表现为心慌、胸闷、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查新结果显示,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美国、欧盟、亚太(日本、韩国等)均无外用中成药药物警戒指南的发布。我国也尚未发布外用中成药药物警戒指南,仅有关于外用中成药致皮肤不良反应的标准——《外用中成药皮肤不良反应评价》(T/CACM 005-2017)。为进一步规范外用中成药的安全、合理使用,项目组邀请来自全国众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共同研制了《外用中成药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对外用中成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与报告、信号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4个环节提出建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外用中成药。同时列出外用中成药临床应用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风险控制措施,以供临床借鉴,进而指导我国外用中成药药物警戒相关活动的规范开展。

    2024年16期 v.49 4285-4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629 ]
  • 黏膜给药中成药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

    赵晓晓;华红;黎元元;王志飞;刘福梅;魏瑞丽;崔鑫;杨硕;王连心;谢雁鸣;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牵头,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管理的《黏膜给药中成药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团体标准于2024年1月16日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标准号T/CACM 1563.6-2024。旨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年修订版),提出关键要素,指明安全性监测与报告、信号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的技术方法,主要针对黏膜给药中成药临床应用药物警戒内容建立规范性的符合中药特点的黏膜给药中成药药物警戒指南。该团体标准经过组内外专家多轮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了适用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药品经营企业药物警戒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药物警戒活动的指南性文件。

    2024年16期 v.49 4291-4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02 ]

中医药治疗肺病研究专题

  • 中医药及活性成分靶向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邓亚胜;范燕萍;郑艺清;习兰花;李汶玥;梁天薇;黄慧;林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因长期吸入有毒颗粒,特别是吸烟所导致的进行性肺功能障碍(疾病),持续接触这些有害物质会引发异常的炎症反应,进而造成呼吸系统永久性损伤,最终导致不可逆的病理变化。肺巨噬细胞(lung macrophages, LMs)是关键的先天免疫效应细胞,在识别、吞噬和清除病原体,以及处理吸入的有害颗粒物(如香烟烟雾和颗粒物PM)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LMs在炎症因子的激活下向M1或M2方向极化,分别发挥着促炎/抗炎作用,参与COPD肺实质的损伤(肺气肿)和修复(气道重塑)的全过程。它们还负责吞噬和清除凋亡或坏死的组织细胞,共同维护COPD患者肺内的微环境稳定。现代研究揭示,巨噬细胞极化在COPD的发病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具备减轻气道炎症、抑制组织重塑,以及抗氧化应激等多重功效,因此被视为COPD治疗的潜在靶点。近年来,中医药及其活性成分靶向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治疗COPD的研究成为热点领域,以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调节为目标,通过中医药及其活性成分的干预平衡COPD患者肺组织中的炎症反应,并促进修复过程。该文深入探讨了近年中医药及其活性成分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旨在为COPD的精准诊疗策略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有力支持。

    2024年16期 v.49 4298-4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907 ]
  • 基于凝血级联途径研究血栓通注射液对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的作用机制

    高云航;宋玲;陈腾飞;郑志远;杨依霏;严灿梅;张广平;李晗;

    基于凝血级联途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Xueshuantong Injection,XST)对博来霉素(bleomycin,BLM)所致肺纤维化大鼠的作用机制。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吡非尼酮组(pirfenidone,PFD,50 mg·kg~(-1))组和27、54、81 mg·kg~(-1)XST组,采用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5 mg·kg~(-1))建立肺纤维化大鼠模型。24 h后,给药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第28天取材,观察大鼠肺部影像学与胶原纤维变化,并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Ⅰ)、波形蛋白(vimentin,Vim)与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α-SMA、Col-Ⅰ、Vim和E-cad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鼠肺组织中凝血酶原片段(prothrombin fragment 1+2,F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oluble fibrin monomer complex,SFMC)和大鼠血纤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含量,最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Western blot与免疫荧光法测定肺组织中蛋白酶激活受体-1(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s-1,PAR-1)mRNA水平与蛋白水平。与模型组相比,给予XST后肺部扫描也显示出斑片状、不均匀的阴影,但这些阴影的密度低于模型组;同时大鼠肺部Ⅰ型胶原纤维显著减少;并且XST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并下调α-SMA、Col-Ⅰ蛋白表达。在凝血系统方面,给予81 mg·kg~(-1) XST可显著降低SFMC与FDP的含量;同时81 mg·kg~(-1) XST可显著下调PAR-1 mRNA水平与蛋白水平。XST具有抗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AR-1从而改善凝血途径的异常有关。

    2024年16期 v.49 4313-4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0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626 ]
  • 黄精水提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的作用研究

    李进;苏洁;董英杰;周衡朴;高帆;陈素红;吕圭源;

    探究黄精水提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作用及可能的机制。选取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玉屏风颗粒组(1.5 g·kg~(-1)),黄精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0.25、0.5、1 g·kg~(-1)),采用香烟烟雾熏吸法8周建立COPD大鼠模型后,给药4周,检测大鼠抓力、粪便含水率;取肺组织计算肺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法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IκBα(p-IκBα)、IL-6和TNF-α蛋白表达。结果显示,经黄精水提物干预后,各组大鼠粪便含水率均显著降低,抓力均显著增加,肺组织炎症浸润、纤维化减少;大鼠外周血中T细胞、Th细胞比例及Th/Tc比值显著增加,Tc细胞比例显著下降;肺组织中TLR4、p-NF-κB/NF-κB、p-IκBα/IκBα、IL-6、TNF-α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综上,黄精水提物能改善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其机制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产生有关。

    2024年16期 v.49 4321-4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1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894 ]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宣白承气汤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

    罗成;叶远航;姜成;宁博;柯佳;陈刚;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宣白承气汤治疗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的作用机制。通过网络药理学获得宣白承气汤调控ALI的潜在靶点及信号通路。通过动物实验构建ALI大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组的宣白承气汤治疗后,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检测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测定大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PCR)验证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网络药理学显示,共得到宣白承气汤治疗ALI的化合物52个,作用靶点112个,ALI疾病靶点4 723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94个,主要活性成分为β-谷甾醇、大黄素、豆甾醇、光甘草定和芦荟大黄素等;关键靶点为TNF、IL-1β、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 PTGS2)和肿瘤蛋白53(tumor protein 53, TP53)等;主要涉及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p53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动物实验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宣白承气汤能减轻ALI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降低ALI大鼠血清中IL-6、IL-1β、TNF-α水平,下调PI3K、Akt、mTOR mRNA表达,下调PI3K、Akt、mTOR、p-PI3K/PI3K、p-Akt/Akt及p-mTOR/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宣白承气汤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途径发挥治疗ALI的作用。同时,宣白承气汤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ALI大鼠肺损伤状态。

    2024年16期 v.49 4329-4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4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633 ]
  • 当归黄芪超滤物通过调控Nrf2/xCT/GPX4信号通路抑制铁死亡改善放射性大鼠肺纤维化

    王春玲;任春贞;王旭勇;陈其林;吕欣芳;支晓东;吴雪;蒋虎刚;赵信科;李应东;

    旨在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溶质载体家族成员SLC7A11(xC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介导的铁死亡在放射性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及当归黄芪超滤物的干预作用。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不予辐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经麻醉后接受40 Gy X射线单次局部胸部照射1次,建立放射性肺纤维化大鼠模型。辐射后,当归黄芪超滤物各干预组以0.12、0.24、0.48 g·kg~(-1)剂量分别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30 d。连续给药30 d后,比色法检测各组肺组织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及Fe~(2+)水平;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中活性氧(ROS)荧光表达;苏木素-伊红(HE)、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Nrf2/xCT/GPX4信号通路及纤维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e~(2+)、MDA水平显著上升,SOD活性、GSH水平显著下降,ROS水平显著上升;肺组织结构遭受严重破坏,肺间质明显增生,肺泡塌陷且实变严重,有较多的炎性细胞聚集和胶原纤维沉积;肺组织损伤程度相对较高,受损线粒体增多、变小、排列紊乱,形态不规则,基质变浅,线粒体嵴大多断裂、变短,轻微扩张,个别线粒体基质电子密度增高,部分线粒体外膜破裂,出现铁死亡特异性线粒体特征性改变;肺组织中转铁蛋白受体1(TFR1)表达显著升高,GPX4、铁蛋白重链1(FTH1)、Nrf2及xCT表达显著降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Ⅰ)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当归黄芪超滤物干预可明显改善大鼠脂质过氧化、抗氧化相关指标,Fe~(2+)水平显著降低;纤维化程度减轻;肺组织中TFR1、α-SMA、collagenⅠ蛋白表达显著下降,GPX4、FTH1、Nrf2、xCT蛋白表达显著上升。综上所述,当归黄芪超滤物对放射性肺纤维化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Nrf2/xCT/GPX4信号通路抑制铁死亡发挥作用。

    2024年16期 v.49 4338-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4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001 ]

综述

  • 苦味受体T2Rs在不同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李紫微;吴志瑰;张舟;张伟杰;夏紫微;钟卫红;裴建国;黄潇;付小梅;刘婧;

    苦味作为动物最重要的生理感觉之一,其识别过程主要由苦味受体介导完成。近年来发现该受体不仅在舌头味蕾细胞上表达,而且在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中均有表达,同时也参与调控多种基本生理过程,现作为治疗各类疾病的重要靶点之一。该文对苦味受体的结构、分类、分布及其信号转导通路与不同疾病的关系、苦味受体激动剂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苦味受体的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2024年16期 v.49 4347-4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227 ]
  • 商陆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及重金属富集特性研究进展

    柴雪;赵宏;李晓亮;

    在我国,商陆属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或垂序商陆P. americana的干燥根被列为中药商陆。商陆属植物含有三萜类、三萜皂苷类、多糖类、抗病毒蛋白类、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是三萜类及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商陆属植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细菌、抗真菌、抗疟、驱虫等活性。该文对近年来商陆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及重金属富集特性进行了归纳整理,以期为商陆属植物的活性成分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2024年16期 v.49 4359-4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55 ]
  • 车前子的炮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卢美琪;徐万爱;于欢;

    车前子为我国临床常用的传统中药材,具有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的功效。车前子炮制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炒制的记载,其后出现了酒制、盐制、米泔水制等多种炮制方法,车前子炮制加工后可减弱药物寒性,利于临床应用。现代研究表明,车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有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多糖类、黄酮类等,具有利尿、抗炎、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药理作用。该文查阅历代本草、医药典籍和相关文献资料,从车前子的炮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车前子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24年16期 v.49 4372-4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3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2422 ]

分子生药学

  • 黄草乌法呢基焦磷酸合酶基因(AvFPS)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王雪;李国栋;王宝婕;徐福荣;马晓惠;

    黄草乌为云南的道地药材,其富含滇乌碱等二萜生物碱,二萜生物碱是其主要活性成分。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PS)是萜类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在二萜生物碱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功能研究有助于揭示二萜生物碱合成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基于黄草乌转录组数据,筛选到1条FPS基因(AvFPS),克隆其全长序列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功能验证以及基因表达分析。AvFPS开放阅读框(ORF)为1 056 bp,编码351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1 kDa,其具有异戊烯基转移酶的2个典型保守功能域“DDIMD”和“DDYXD”。在大肠杆菌中表达AvFPS重组蛋白,用纯化重组蛋白进行体外酶促反应,结果表明,AvFPS能够催化法呢基焦磷酸(farnesyl pyrophosphate, FPP)的合成。qRT-PCR分析结果表明,AvFPS基因在黄草乌根、茎、叶和花中均有表达,在根中表达量最高;经MeJA诱导后,AvFPS的表达量明显上调。该研究明确了AvFPS的催化功能,揭示了AvFPS在不同组织以及经MeJA诱导不同时间段的表达模式,为更深入了解FPS基因在二萜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功能提供了参考。

    2024年16期 v.49 4387-4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60 ]
  • 创建酿酒酵母细胞工厂发酵生产视黄醇

    李文豪;杨婷婷;李蕊;马晓晨;贾士儒;张学礼;王冬;戴住波;

    视黄醇是维生素A的主要活性形式之一,对于机体的生长发育、眼部和皮肤功能维持至关重要,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药和饲料添加领域。动物体内不具备完整的维生素A合成途径,但可通过膳食直接摄入或将膳食中获得的β-胡萝卜素转化获得。为了推进视黄醇的生物法合成研究,首先以β-胡萝卜素合成平台CAR*1为基础,筛选了3种不同来源的醇脱氢酶,确定了大肠杆菌来源的ybbO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转化率可达95.6%。为了进一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量,采用蛋白质融合技术将视黄醇合成模块中2个相邻酶blh和ybbO进行融合后,在高产β-胡萝卜素工程菌株CAR*3中进行评估,获得了最优组合blh-GGGS-ybbO,其产量较融合前提高了44.9%,达到(111.1±3.5)mg·L~(-1)。进一步工作中,通过引入人源的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以及转甲状腺素蛋白(TTR),在酿酒酵母中模拟了人体肝脏细胞分泌视黄醇的过程,视黄醇产量增加至(158.0±13.1)mg·L~(-1)。最后,采用过表达INO2扩张β-胡萝卜素合成途径反应区室,提高血红蛋白VHb表达量以增强氧气的供给,强化PDR3m表达促进视黄醇的转运和开发2个阶段发酵工艺等方法,在5 L发酵罐中成功将视黄醇的产量提升至(2 320.0±26.0)mg·L~(-1),为视黄醇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2024年16期 v.49 4396-4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71 ]
  • 艾草R2R3-MYB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崔占虎;李淑娇;满永宏;李明杰;古力;张重义;李孟芝;黄显章;王宇卿;

    MYB(v-myb avian myeloblas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家族转录因子是高等植物转录因子中数目最多的一类基因家族成员,可分为4个亚家族,其中R2R3-MYB是最常见的亚家族类型。R2R3-MYB类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的器官发育和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调控。为研究R2R3-MYB家族转录因子在艾叶黄酮合成和腺毛发育中发挥的作用,该研究基于艾的全基因组数据筛选、鉴定出92个R2R3-MYB转录因子,并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其潜在功能。结果表明,92个转录因子的氨基酸长度为168~547 aa,相对分子质量为19.6~60.5 kDa,均为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89个AaMYB蛋白定位结果为细胞核,3个蛋白同时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依据拟南芥R2R3-MYB家族分类,92个艾R2R3-MYB蛋白分为26个亚家族,同一亚族基因结构基本类似。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结果表明光响应元件、茉莉酸甲酯元件和脱落酸元件在R2R3-MYB基因启动子区域分布广泛。转录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AaMYB60、AaMYB63和AaMYB86在叶片中的表达均高于茎和根中的表达,说明这3个转录因子主要在叶片中发挥作用。此外,利用系统进化分析筛选出5个参与艾叶黄酮生物合成或腺毛发育的候选R2R3-MYB转录因子。该研究可为后期艾的优良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等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

    2024年16期 v.49 4407-4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093 ]

制剂与炮制

  • 基于能量代谢探讨吴茱萸炮制黄连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增效作用

    邱传伟;张易;罗振业;张锋林;夏婷;陈飞龙;谭晓梅;刘昌顺;

    基于靶向能量代谢组学、肠屏障蛋白表达和葡萄糖转运的差异,探讨吴茱萸炮制黄连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增效机制。小鼠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构建UC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连组及萸黄连组,给药14 d后结肠组织病理学及炎症指标等检测评价炮制对UC药效的影响;运用靶向能量代谢组学评价炮制对结肠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采用分子对接预测能量代谢物与肠屏障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和葡萄糖转运体2(glucose transporter 2,GLUT2)的结合度;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评价炮制对肠道葡萄糖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连和萸黄连均可修复UC小鼠结肠组织损伤,下调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且萸黄连药效优于黄连。炮制品显著上调结肠组织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多种代谢物水平,其中上调的1,6-二磷酸果糖和乙酰辅酶A能与Claudin和GLUT2良好结合,且炮制品还能提高GLUT2表达和转运葡萄糖活性。该研究提示吴茱萸炮制黄连可能提高葡萄糖转运从而改善结肠能量代谢,促进屏障修复,发挥炮制增效作用。

    2024年16期 v.49 4420-4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0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081 ]
  • 基于HS-GC-MS技术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苍术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徐城;孟令邦;卢美琪;黄心悦;王鑫;龚飞鹏;龚千锋;于欢;

    苍术的挥发性成分既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又被认为是苍术的主要燥性成分,该研究从挥发油变化角度分析苍术不同炮制品的差异,阐述苍术炮制后降燥增效的原因。利用HS-GC-MS技术获取生苍术、麸炒苍术、焦苍术与4种不同工艺的米泔水制苍术挥发性成分,使用SIMCA软件对苍术及其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多元统计学分析。在HS-GC-MS结果中共鉴定出87个挥发性成分。在生品中鉴定出76种挥发性成分、麸炒苍术79种、樟帮米泔水制苍术70种、焦苍术81种、湖南米泔水制苍术78种,吉林米泔水制苍术73种、上海米泔水制苍术77种。通过多元统计学分析发现苍术各个炮制品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OPLS-DA模型显示生品与6种炮制品共有28个显著差异性成分。炮制后普遍显著性上升的挥发性成分有11种,分别是α-蒎烯、水芹烯、(1S)-(+)-3-蒈烯、邻异丙基甲苯、D-柠檬烯、α-ocimene、α-异松油烯、silphiperfol-5-ene、silphinene、γ-烯基、germacrene B,可能与其增效有关;炮制后普遍显著性下降的挥发性成分有5种,分别是β-榄香烯、1-methyl-4-(6-methylhept-5-en-2-yl)cyclohexa-1,3-diene、β-selinene、β-倍半水芹烯、苍术酮,可能与其燥性相关。

    2024年16期 v.49 4427-4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4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353 ]
  • 基于鲸鱼算法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中药安慰剂溶液颜色模拟处方预测

    张三妹;林晓;洪燕龙;冯怡;吴飞;

    作为特定对象的模拟制剂,中药安慰剂研制过程中的颜色模拟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传统用大量试验进行处方筛选以及规律探索的方式,费时费力,因此颜色模拟处方的准确预测是中药安慰剂研制的方向。该文以图像法结合Matlab软件对安慰剂的颜色模拟处方进行高效精准预测。首先,针对中药安慰剂溶液,拍摄成像后通过Photoshop软件对图像的L*a*b*、RGB、HSV和CMYK 13个色度空间值进行提取,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归一化处理后构建13×9×3的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随后利用鲸鱼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对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最后对优化后的WOA-BP神经网络进行3类代表性实例验证。通过训练预测结果可得,相比BP神经网络,WOA-BP神经网络能较好地对安慰剂色素配比进行预测,训练、验证、测试和全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87、0.95和0.95,接近1;各误差值均有所降低,最高可降低99.83%,3组实例验证的色差结果ΔE均小于3,进一步证实了WOA-BP神经网络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2024年16期 v.49 4437-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2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620 ]
  • 基于近红外、中红外技术结合光谱融合的热毒宁注射液含量预测模型

    贾文玉;张永超;李秀梅;童枫;王振中;张欣;肖伟;

    该文基于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中红外光谱(mid-infrared spectroscopy,MIRS)技术以及光谱融合技术建立快速测定热毒宁注射液(Reduning Injectin,RI)中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栀子苷、断氧化马钱子苷含量的方法。该研究通过考察6种预处理方法和5种变量筛选方法,选择最佳方法建立2种单一光谱的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PLS)模型。同时对近红外、中红外光谱进行等权融合和特征波段融合,建立PLS模型。对比4种模型对质控成分的预测效果:NIRS>特征波段融合>MIRS>等权融合,5种质控成分NIRS模型的预测相对偏差(relative standard error of prediction,RSEP)均低于2.5%,性能偏差比(ratio of performance to deviation,RPD)均大于9.5。研究表明,NIRS单一光谱模型是较优的定量检测方法,NIRS结合PLS模型可用于对热毒宁注射液的快速检测。

    2024年16期 v.49 4450-4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655 ]

化学

  • 石菖蒲中1个新的新木脂素苷类化合物

    王家平;郭杰;王伟伟;杨晨曦;闫利华;王智民;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微孔树脂(MCI)、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等柱色谱法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石菖蒲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紫外、红外、圆二色谱等波谱学技术结合文献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共鉴定了11个化合物,包括4个木脂素苷,2个苯甲醇苷,4个黄酮苷,1个α-四氢萘酮苷,分别为(7S,8R)-二氢去氢二松柏醇-9-O-β-D-吡喃葡萄糖基-9′-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7S,8R)-二氢去氢二松柏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2)、(7S,8R)-二氢去氢二松柏醇-9,9′-O-β-D-吡喃葡萄糖苷(3)、(+)-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4)、苄醇-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5)、苄醇-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6)、3′-O-甲基表儿茶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7)、3′-O-甲基儿茶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8)、芹菜素-6-C-β-D-吡喃葡萄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9)、异金雀花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0)、(4R)-8-羟基-α-四氢萘酮-4-O-β-D-吡喃葡萄糖苷(11)。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新木脂素苷类化合物,化合物2~5、7~11为首次从菖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2024年16期 v.49 4460-4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44 ]
  • 鼠妇内生真菌Talaromyces malicola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杨晨宇;陈科良;刘洋;易诚;贾兴宝;刘云宝;

    对节肢动物鼠妇内生真菌Talaromyces malicola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共从鼠妇内生真菌T. malicola发酵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结合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质谱、紫外、红外以及圆二色谱等分析方法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talarosesquiterpene A(1)、(3β,5α,6α,15α,22E)-5,6-epoxyergosta-8(14),22-diene-3,7,15-triol (2)、vermistatin(3)、hydroxyvermistatin(4)、bercheminol A(5)、penicillide(6)、lunatinin(7)、penipurdin A(8)、emodin(9)、BE-25327(10)、(-)-regiolone(11)。化合物1为新的diaporol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2、4~5、7~11为首次从篮状菌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2024年16期 v.49 4470-4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31 ]
  • 不同基原枳实药材及其混淆品质量差异研究

    刘洪宇;薛变霞;李春;欧则民;王智民;易红;刘晓谦;

    枳实不仅有多基原且有多种合法栽培变种,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栽培品种层出不穷,枳实混淆品繁多导致药材市场混乱。该研究通过外观性状、浸出物、多成分同步测定,以瓤囊-直径比(瓤囊占比,Pc/Cs)、浸出物及11种成分含量轮廓等指标,构建枳实与其近缘混淆品的特异性辨识方法。研究发现:(1)Pc/Cs可方便地将枳、橘及耙耙柑等混淆品检识出来;(2)浸出物含量可区分香圆来源的混淆品与酸橙;(3)除枳、香圆、常山胡柚和沃柑混淆品的辛弗林含量不合格外,其余样品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个别甜橙可达1.40%以上;橙皮苷在甜橙的质量分数高于10.00%,而酸橙均低于2.50%;酸橙中柚皮苷(3.96%~15.21%)和新橙皮苷(9.38%~21.93%)质量分数较高;(4)枳及香圆混淆品的成分与代代花较接近,但新橙皮苷(0.03%~0.14%)远低于酸橙,且不含橙皮素和桔红素;混淆品衢枳实(胡柚基原)与臭橙、酸橙-枳杂交品的成分较接近,但其橙皮苷较酸橙高(3.13%);橘与甜橙较为接近且均不含柚皮苷和新橙皮苷;耙耙柑、沃柑的橙皮苷与甜橙相近,且不含野漆树苷。各指标相互配合可准确区分甜橙、酸橙及其近缘混淆品(绿衣枳实、香圆、衢枳实、沃柑、青皮),为枳实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一套甄别方法。

    2024年16期 v.49 4477-4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819 ]

药理

  • 瓜蒌皮提取物对冠心病模型大鼠胆汁酸代谢的影响

    夏凯柔;张潇予;赵雨姗;魏浩;郭盛;张黄琴;刘培;

    基于冠心病(CHD)大鼠模型和代谢组学探讨瓜蒌皮改善CHD的潜在作用机制。采用高脂饮食结合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皮下注射复制CHD大鼠模型,比较瓜蒌皮给药后模型动物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酸激酶(CK)、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及心脏病理变化,通过LTQ-Orbitrap-MS结合主成分分析研究瓜蒌皮对CHD大鼠粪便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并应用HMDB数据库及MetaboAnalyst在线通路富集工具进行生物标志物的鉴定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检测不同组别大鼠粪便和血清中胆汁酸的含量。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CHD大鼠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CK、LDH、cTnⅠ、CK-MB)和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hs-CRP)均显著上升,瓜蒌皮提取物给药后可显著改善CHD大鼠的心肌损伤和炎性浸润。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出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代谢通路。胆汁酸靶向代谢组学表明CHD大鼠粪便中总胆汁酸、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游离胆汁酸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大鼠,瓜蒌皮提取物能显著提高总胆汁酸、初级胆汁酸和游离胆汁酸的粪便排泄。CHD大鼠血清中总胆汁酸、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游离胆汁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大鼠,瓜蒌皮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血液循环中总胆汁酸、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和游离胆汁酸的水平。增加胆汁酸粪便排泄和降低血液循环胆汁酸水平有助于改善CHD,维持适当的胆汁酸代谢是瓜蒌皮改善CHD的作用机制之一。

    2024年16期 v.49 4488-4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089 ]
  • 基于“肠-肝轴”探讨逍遥散加味方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小鼠肠道屏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贾琛琛;岳蓉;向文雯;何一多;刘昕;王凤杰;

    基于“肠-肝轴”研究逍遥散加味方对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AFLD)小鼠肠黏膜屏障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逍遥散加味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给予高脂饲料诱导MAFLD模型并予不同剂量药物干预,共12周。检测小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多糖(LPS)的水平及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回肠及结肠组织形态;爱先蓝-糖原(AB-PAS)染色检测回肠组织杯状细胞数量;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回肠、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封密蛋白1(claudin-1)的表达;16S核糖体RNA(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小鼠肠道菌群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均升高;血清TC、TG、ALT、AST、LDL-C和LPS含量均升高,HDL-C降低;肝组织IL-6、TNF-α含量均升高,肝脏脂质蓄积增多,表明模型诱导成功。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加味方中、高剂量组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小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均降低;逍遥散加味方中剂量组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小鼠血清TC、TG、LDL-C和ALT、AST水平均显著下降,HDL-C水平显著升高;逍遥散加味方低、中剂量组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小鼠肝脏炎症因子IL-6、TNF-α和血清中LPS水平均显著降低,claudin-1、occludin和ZO-1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肠道菌群分析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加味方中剂量能显著提高小鼠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在门水平上,降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在属水平上,升高乳杆菌属、布劳特菌属、拟杆菌属和阿克曼菌属,降低普雷沃菌属、苏黎世杆菌属和脱硫弧菌属,差异物种以拟杆菌科Odorbacteraceaae和消化链球菌科Peptostreptococcaceae发挥主要作用。总之,逍遥散加味方可通过抑制炎症、调节肠道菌群稳态以及促进肠黏膜屏障的修复来治疗MAFLD。

    2024年16期 v.49 4499-4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4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430 ]
  • 四君子汤对2型糖尿病小鼠肠屏障的影响

    李辉;谢金洙;樊若溪;杨莉;周秋玥;周宁娜;

    探讨四君子汤对糖尿病小鼠肠屏障的改善作用。C57BL/6J小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T2DM)模型。将T2D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T2DM组、多奈哌齐(DON)组、罗格列酮(RGZ)组、四君子汤不同剂量(7.5、15、30 g·kg~(-1))组,灌胃给药6周。记录小鼠体质量和空腹血糖(FBG);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观察胰岛素抵抗(IR)作用;分析肠道菌群及血清中5-羟色胺(5-HT)、内毒素(LPS)、短链脂肪酸(SCFAs)水平;通过HE染色与免疫组化观察小鼠结肠结构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ZO-1的变化;自发交替实验观察空间记忆能力。与空白组比较,T2DM组小鼠FBG、HOMA-IR显著增加(P<0.01);物种丰度指数(Sobs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物种丰度估计指数(Chao指数)降低;LPS显著增加(P<0.001),5-HT、SCFAs、occludin、claudin-1、ZO-1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肠屏障功能受损;自发交替正确率显著降低(P<0.05)。四君子汤治疗6周后,与T2DM组相比,四君子汤15 g·kg~(-1)组小鼠FBG、HOMA-IR显著降低(P<0.01);Sobs指数、Shannon指数、Chao指数升高;LPS显著降低(P<0.01),5-HT、SCFAs、occludin、claudin-1、ZO-1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肠屏障功能改善;自发交替正确率显著升高(P<0.001)。综上,四君子汤具有改善糖尿病小鼠肠屏障的作用。

    2024年16期 v.49 4510-4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041 ]
  •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不同产地枸杞子对碘酸钠诱导的视网膜变性小鼠的干预作用比较研究

    陈鑫;郭盛;王杰美;李洁;倪亮;康宏杰;钱大玮;段金廒;

    基于视网膜变性(retinal degeneration diseases, RDD)小鼠模型,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比较不同产地枸杞子的视网膜保护作用。通过腹腔注射碘酸钠(NaIO_3)构建小鼠RDD小鼠模型,采用双门黑白箱和TUNEL测定评估视觉功能和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采用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视网膜厚度并进行眼底照相,测定血清和眼球中氧化应激、炎症和血管生成标志物的水平。采用层次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进行不同产地枸杞子对小鼠RDD模型视网膜保护作用的综合比较。结果显示,不同产地枸杞子提取物均可逆转NaIO_3诱导的视觉及视网膜损伤和细胞凋亡,改善小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及炎症因子和血管生成标志物的表达。基于17个药效学指标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后发现,产于宁夏的枸杞子提取物相较于其余4个产地的受试样品呈现更好的RDD治疗效应。研究结果可为防治RDD的枸杞子优势产地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2024年16期 v.49 4521-4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05 ]

学术探讨

  • 基于“脾-内质网相关”学说探讨巨噬细胞焦亡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

    谭咪;刘悦;徐宁阳;韩晓萌;赵誉;刘粽;蔡媛媛;李子威;徐子鉴;

    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中医发病关键在于脾虚所致痰瘀互结,现代医学认为细胞焦亡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内质网应激已被研究证明促进细胞焦亡的发生。基于“脾-内质网相关”学说,以脾主运化及内质网健运蛋白功能为导向,认为脾虚所致痰瘀互结与内质网应激导致巨噬细胞焦亡促进炎症反应加速AS进展有共通之处。因此,该文深入探究脾虚所致痰瘀互结与内质网应激介导细胞焦亡的关联,从现代医学角度探讨中医脾虚痰瘀互结影响AS的分子机制,有助于丰富“脾-内质网相关”学说,为中医以健脾祛痰化瘀法防治AS提供科研思路,为临床应用健脾中药治疗AS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

    2024年16期 v.49 4532-4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92 ]
  • 中成药均一化投料研究策略

    刘佳萌;刘岩;彭佳慧;孙博;杨晶凡;付钰;马生军;朱广伟;

    中成药是中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中成药制剂批间质量稳定性问题成为制约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投料饮片质量不均一是影响该问题的直接因素。该文就提高中成药投料饮片质量的均一性问题,提出了均一化投料研究方案。分别从均一化对象及前处理、均一化投料操作规程、均一化评价指标的选择、均一化投料算法、均一化投料工艺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依据关键质控指标作为均一化目标,探讨均一化投料工艺及其质量分析,形成中成药均一化投料示范性工艺策略,以期为推进中成药制剂批间质量一致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024年16期 v.49 4537-4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517 ]
  • 下载本期数据